新闻中心

二氧化氯在中水处理中的应用

本文来源: 四川齐力绿源科技有限公司 责任编辑: 发布日期:2024-12-09
文章导读二氧化氯在中水处理中的应用   中水(graywater)是指城市污水处理后达到有关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
中水(graywater)是指城市污水处理后达到有关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其水质介于自来水(上水)与排入管道内污水(下水)之间。中水可回用作城市杂用水、工业用水、环境用水和农、林、牧、渔业用水等,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紧缺的重要途径。随着中水回用的提倡和中水处理设施的普及,中水在回用过程中与人体的接触频率增多,而中水水源中可能含有多种病原微生物,若消毒不充分,将带来健康风险。

消毒现况

目前用于中水消毒的方法有氯化消毒、二氧化氯消毒、紫外线消毒和臭氧消毒等。其中,氯化消毒对致病微生物有广泛的灭活特性,同时成本低廉、运行管理简便,是目前在中水回用系统污水处理中最为经济有效和应用最广泛的消毒工艺。不过,出于对氯化消毒副产物的考虑,其他不产生有机氯化物的消毒技术越来越受青睐。紫外线消毒和臭氧消毒虽然消毒能力强,但能耗较高,运行成本高,难以作为中水消毒的普及技术,主要适用于对出水水质要求高的污水处理设施。

二氧化氯消毒剂01


二氧化氯消毒方法
二氧化氯消毒能力强,对多种细菌、病毒和原生生物等均有良好的杀灭作用其消毒迅速、持久,不产生有机氯化副产物。还能与水中的还原性物质反应,降化学需氧量。另外,二氧化氯消毒成本适中,能耗低。因此,二氧化氯消毒适宜作为中水消毒的推广方法。我国《二氧化氯消毒剂卫生标准》(GB 26366-2010)规定,可采用投加并混匀的方式将5~10mg/L二氧化氯消毒剂加入中水作用20、30min 进行消毒。影响消毒效果的主要因素包括投药量、反应时间、搅拌强度和温度等。另外,水中的悬浮颗粒能够阻止 二氧化氯与病原微生物的接触从而削弱消毒效果。同时,有机物在中水中含量较高,会增大对消毒剂的需求。


在水体消毒中,二氧化氯消毒剂是含氯消毒剂的理想替代产品,二氧化氯消毒是减少氯化消毒副产物的有效途径。不过,在生活饮用水消毒方面,目前二化氯预氧化和消毒多被中小型水厂采用,往往缺乏严格的监管和充分的技术女撑。提高二氧化氯对生活饮用水的消毒技术水平,保障消毒后的水质,减少副物的产生,是当前发展二氧化氯消毒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游泳池水消毒方面,当前对二氧化氯在游泳池水消毒上的研究还较少,随着这方面研究的深入,相信会有对应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与二氧化氯在游泳池水消毒上的应用相匹配,以更好地保障游泳者的健康。在浴池水消毒方面,二氧化氯消毒同样是良好的消毒手段同时,为确保水质卫生,保障洗浴者健康,还应经常监测和调整浴池水中消毒水平,制订合理的人浴规则,保证浴池与管道的清洗与通风。在医院污水消毒方面,二氧化氯适用于各种规模医院污水的消毒,但其制取较复杂,操作管理要求较高,若能简化二氧化氯的制备,降低操作要求,进一步降低经济成本,则 二氧化氯在医院污水消毒上将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另外,二氧化氯消毒在中水消毒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进一步研究二氧化氯在中水消毒中的持续效果、影响因素、消毒副产物及其毒性等问题,将为制订相应的技术规范与国家标准,以及推广二氧化氯在中水消毒中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新闻资讯

联系四川齐力绿源科技有限公司

400-9959-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