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空间消毒方法主要分为物理消毒法和化学消毒法,物理消毒法的原理是破坏细胞结构,使细胞裂解、病毒无法复制。常见的有紫外线消毒技术、光电催化技术、等离子消毒技术。本文重点讲述化学消毒法及二氧化氯消毒剂在空气消毒中的使用特点及注意事项。
化学消毒技术主要是指将具有消毒作用的化学制剂进行雾化、气化及熏蒸等操作方法,使化学制剂散播到空气中,然后对空气中的微生物发挥作用。本文重点讲述二氧化氯作为化学消毒技术的制剂,在空气消毒中的具体应用。
二氧化氯是一种既可以作为气态分子也可作为水溶液起效的理想消毒剂。我国《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将二氧化氯列为高水平消毒方法。《二氧化氯消毒剂卫生标准》中指出二氧化氯可用于医院污水及非金属医疗器械的消毒。二氧化氯消毒剂常以喷雾及擦拭的方式对医院空间及物体表面进行消毒。二氧化氯液体制剂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残留,与液体消毒剂相比,气态clo2具有扩散性强、穿透性强、无残留等特点,可在短时间内对空间的死角等进行有效处理。尤其是适用于精密的医疗器械(如内窥镜、超声仪器、激光仪器等)及放置精密仪器的空间(如重症监护室、X光室、超声室等)的消毒。
二氧化氯消毒剂根据形态主要分为液体制剂和固体制剂。液体制剂又常可分为二元制剂和一元制剂。二元二氧化氯消毒剂产品经常由稳定亚氯酸钠溶液和酸性盐组成,经活化后生成clo2。一元二氧化氯消毒剂通过控制化学平衡抑制 clo2的分解,维持clo2浓度的稳定,使用时无需活化。固体二氧化氯制剂根据形态分可为粉剂和片剂,投入水中生成clo2消毒液,具有耐储藏、配制方便便于运输的特点。上述各类制剂在使用中需要注意消毒剂中过量的酸及稳定成分的影响。
2008年汶川地震中灾区野战医院将clo2消毒产品应用于帐篷手术室、病房各科室及周边环境的消毒,2009年福建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甲型H1N1病房中使用空气消毒机消毒2h后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有研究采用≤0.03ppm的clo2气体对病房、手术室消毒120min,微生物群落数量在消毒前后分别为(66.8±31.2)个/m和(10.9+6.7)个/m3,体现了clo2气体在极低浓度下的消毒能力。将100mg/和20mL/m’的clo2分别以普通喷雾、气溶胶和气体熏蒸3种方式对体积为1m密闭空间进行消毒30min后,杀菌率均达到90%,满足医院Ⅱ类空气环境标准。
二氧化氯在食品生产场所室内空气消毒中的应用食品安全一直是关乎民生的公共安全卫生问题,更是关乎食品生产企业的命脉。食品企业为确保食品安全,有效控制加工过程中出现的二次污染,防止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查看详情>>400-9959-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