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
7月初,杭州余杭区的夏日平静被一场突如其来的 “饮水危机” 打破。众多居民发现家中自来水颜色异常,呈现明显黄褐色,同时伴有刺鼻的 “臭鸡蛋味” 或 “腐败蔬菜味” 。这一现象迅速引发居民对饮水安全的担忧,相关话题也在社交平台持续发酵,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事件发生后,杭州水务集团第一时间介入调查,并紧急发布通报,指出水中检测出的二甲基三硫(DMTS)等硫醚类物质是导致此次饮用水异色异味的主要原因。事实上,饮用水嗅味问题并非首次出现,它已成为现代城市供水体系中一道不容忽视的 “无形警报”,时刻考验着城市水资源管理与水质保障能力。
饮用水的 “异味” 看似只是感官上的不适,实则暗藏隐患。作为最直观、最易被用户察觉的水质异常信号,异味背后往往是复杂的化学物质反应,可能对居民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影响。
关于饮用水中的嗅味物质,张永鑫教授在《我国饮用水嗅味问题的发生、主要嗅味物质及来源》中展开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我国水体中已检测出数十种典型嗅味物质,依据感官特征可分为三大类:
土霉味(Earthy-musty):这类异味主要由土臭素(Geosmin)和 2 - 甲基异莰醇(2-MIB)主导产生,其来源是水体中的藻类和放线菌在生长代谢过程中释放的代谢产物。
芳香味 / 药味:常见的代表性物质有萘、四氯苯甲醚等,这类物质的出现可能与工业污染、农药残留或水体中特定化学物质的转化有关。
鱼腥味 / 腐败味:此次余杭饮用水事件的 “元凶”—— 二甲基三硫(DMTS)、二甲基二硫(DMDS)等硫醚类化合物,便属于这一类别。值得注意的是,这类物质的嗅味阈值极低,通常在 ng/L(纳克 / 升)级别,即便水中只存在微量,也能让居民闻到强烈的不适气味。
在饮用水处理工艺方面,传统处理工艺,尤其是单纯依靠氯化消毒的方式,对硫醚类物质的去除效率较低,不仅难以解决异味问题,甚至可能在处理过程中与水中其他物质发生反应,生成氯酚等带有更强烈异味的副产物,进一步加剧水质问题。因此,预氧化处理成为应对此类嗅味物质的关键防线,而高纯二氧化氯在这一环节中展现出 “精准狙击” 的显著优势。
高纯二氧化氯之所以能成为处理硫醚类嗅味物质的优选,源于其四大核心优势:
高效专一性:相关文献数据显示,高纯二氧化氯对硫醚、硫醇类嗅味物质的去除率可达到 90%以上,且反应速度快、降解彻底,能快速消除水中的异味根源。
无二次嗅味:与氯化处理不同,高纯二氧化氯与嗅味物质反应后的氧化产物要么无嗅无味,要么仅有微弱气味,不会像氯处理那样产生氯酚等带有强烈刺激性异味的副产物,避免了 “二次污染”。
广谱抑菌:它能强力杀灭水体中导致硫化物生成的源头微生物,如硫酸盐还原菌(SRB),从根本上抑制嗅味物质的再次生成,实现长效控味。
高纯度保障:采用现场制备高纯 ClO₂气体并直接投加的方式(区别于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既能确保有效成分的浓度和反应活性,又能杜绝因使用溶液可能引入的杂质风险,特别适合在水厂进水口、管网脆弱节点等对嗅味敏感的关键位置,开展精准、强力的预氧化处理。
综合多方研究与实践经验,针对二氧化氯处理二甲基三硫醚(DMTS)可得出以下明确结论:
✅ 二氧化氯(ClO₂)对二甲基三硫醚(DMTS)具有高效去除能力,去除率可达 90%~99%。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氧化降解,使 DMTS 中的 S-S 键断裂,最终将其转化为硫酸根离子(SO₄²⁻)和二氧化碳(CO₂),彻底消除异味。
✅ 已有多项实验研究证实该反应的有效性,且该方法不仅适用于液相(水体)处理,在气相处理中也能发挥作用,应用场景广泛。
✅ 要实现最佳去除效率,需根据实际水质情况,合理调控二氧化氯投加量、水体 pH 值、反应时间等关键因素,通过科学优化处理条件,确保处理效果稳定可靠。
面对此次余杭饮用水异色异味事件,相关部门迅速启动应急响应,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措施,有效缓解了危机,具体可从以下五方面分析:
强化监测溯源:构建 “24 小时专人值守 + 在线仪表监测” 的立体监测网络,监测指标涵盖硫化物、DMTS、常规水质指标及嗅味情况,监测范围覆盖水源地、水厂各工艺单元、管网关键节点以及居民用户端。这一网络实现了对水质异常的快速预警,为精准追溯污染源头提供了数据支撑。
强化预氧化与吸附:在水厂工艺前端,立即提高高锰酸钾投加量,同时增加粉末活性炭(PAC)投加。利用粉末活性炭的强吸附能力,辅助去除水中的嗅味物质及其前体。对于具备条件的水厂,及时启用高纯二氧化氯预氧化应急投加预案,凭借其对硫醚类物质的高效去除优势,快速解决异味问题。
管网系统优化:对受影响区域的供水管网实施高强度冲洗和排浊作业,清除因水流扰动而释放的含嗅味物质的沉积物,同时排空管网中的死角水,避免异味物质在管网内积聚,保障管网输水过程中的水质安全。
应急供水保障:在水质问题解决期间,通过设立临时取水点等方式,为居民提供安全的生活用水,确保居民基本生活不受影响,有效缓解了居民的焦虑情绪。
技术升级与核心工艺强化:以此次事件为契机,推动预氧化技术优化。根据当地水源特点和主要嗅味风险,科学选择并优化预氧化工艺,例如明确高纯二氧化氯气体预氧化在处理硫醚类物质方面的显著优势。同时,计划在水厂进水口、管网二次污染高风险区等关键节点,增设精准投加设施,提升供水系统应对突发嗅味问题的能力,从长远角度保障饮用水安全。
齐力科技30年制水经验,可以为您提供适合于您的定制化整体解决方案,欢迎随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