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来临,水温下降,诸多水厂面临源水低温低浊难以处理,常规工艺混凝沉淀效果较差,出水浊度难以达标。
今天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这个难题。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其水质特征:
低温:是指水温低于5℃,而低温会减缓混凝剂的水解速率和混凝反应速率,是因为水温低时,水中耗氧量会降低,水的粘度会增大,气体溶解度变高,溶解在水中的气体增多,会大量吸附在絮体四周,不利于絮体和颗粒物质沉降,且水中微粒的布朗运动变慢,微粒碰撞在一起的几率降低,不能形成大的絮体,影响絮凝效果。
低浊:是指源水浊度在30 NTU 以下,水中的微粒小且均匀,具有稳定性,浊度越低,水中微粒数目越少,粒子间碰撞机会就少,絮凝反应慢,形成的絮体细、小、轻,难以沉淀,在过滤时易穿透滤层。
源水低温低浊时,水中溶解性有机物也会影响水处理过程,水中溶解性有机物表面电荷,多于悬浮微粒电荷。加入混凝剂后,混凝剂的正电荷水解聚合产物会先与有机物所带电荷进行中和,只有增大投加一定量的混凝剂后,才会与微粒反应,形成吸附架桥作用,但就算投加过量混凝剂,也不能有很好的除浊效果,并且存在“跑矾”风险。
所以低温低浊成为水厂的处理难题。
一、优选混凝剂和助凝剂
混凝剂选择:
助凝剂使用:
400-9959-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