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地遭遇暴雨侵袭,强降雨不仅给城市带来诸多不便,更对自来水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浑浊的雨水裹挟着各类污染物涌入水源地,常规水处理工艺面临巨大挑战。而二氧化氯凭借其独特优势,成为守护自来水饮水安全的关键力量。
暴雨来袭,水源面临三重危机
暴雨对供水系统的破坏极大,水源首当其冲,主要面临以下三重危机:
l 含粪便等的雨水会滋生大肠杆菌等微生物,可能引发传染病。
l 地表有机物被冲入水源,与氯反应生成致癌物。
l 泥沙包裹细菌,使常规消毒失效。
传统水处理工艺在这种突变面前,往往难以应对,此时,二氧化氯的重要性便凸显出来。
二氧化氯:暴雨后水质的全能卫士
为何二氧化氯能在暴雨后的水质保障中发挥关键作用?一起来看看它的 “超能力”。
杀菌力强且稳定,不受环境影响
普通氯气消毒效果易受水质波动(如 pH 值变化、水中有氨氮)影响,而二氧化氯则不同,无论水质多么复杂,都能稳定发挥作用。
实验表明,仅 0.1 毫克 / 升的二氧化氯,在 5 分钟内就能灭掉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等致病菌。对于暴雨后水源中出现的 “顽固病菌”,它也能轻松应对。
消毒更安全,不产生致癌物
前面提到,当水中有机物较多时,用氯气消毒可能生成三卤甲烷等致癌物。但二氧化氯消毒时,几乎不会产生这类有害物质,也不会生成溴酸盐等毒素。这一优势对于暴雨后 “富含有机物” 的水源来说,堪称 “量身定制”。
齐力牌消毒剂:暴雨后水质安全的有力保障
齐力牌消毒剂采用高纯度二氧化氯药剂(纯度≥99%),粉剂即溶即用,5分钟快速活化,能满足暴雨期间突击投加的需求,在暴雨后水质安全保障中作用显著。
饮用水净化方面,以0.2-0.8mg/L 的浓度处理受污染的浑浊水源,可杀灭致病菌等有害物质,使其达标。
环境及相关设施消毒时,对暴雨淹过的地面、墙角等,用30-200mg/L 浓度喷洒,能有效杀灭残留病菌,避免污染水质;浸泡家里的水管、储水桶等设施,可清除 “隐藏污染”,防止污染物进入水中。
二次供水安全保障上,针对二次供水水箱、蓄水池等,按合适浓度使用该消毒剂进行清洗消毒,能杀灭水箱内滋生的细菌、微生物,清除内壁污垢中的污染物,避免二次供水过程中的水质污染。
此外,在应对复杂污染时,齐力牌消毒剂的杀菌效果是传统含氯消毒剂的 2.6 倍,用量仅为碘伏的 1/10,配好的水溶液有效浓度可维持 2-3 天,即便有有机物干扰,消毒效果也不受影响,能在水质复杂污染情况下持续保障安全。
暴雨期间,暴雨期间,水厂的 “组合拳” 防御体系
在暴雨后水厂的三级防御体系中,二氧化氯发挥着核心作用,各环节协同配合,形成强大的防护网。
第一预氧化处理:预氧化环节以0.5mg/L 的二氧化氯投加量开启第一道防线,5分钟内可灭活 99.99%的病原体,包括抗氯型隐孢子虫;同时能清除 95%的藻类并促使 90%的锰氧化沉淀,从源头将消毒副产物削减 98%。
第二超滤、纳滤等膜过滤技术:由于预氧化使胶体失稳,膜反洗频率降低50%,寿命延长至5年;该环节能精准截留杂质,保障出水浊度 < 0.2NTU,彻底清除残留病毒。
第三紫外+二氧化氯联合消毒环节:二者形成互补防护,紫外线可瞬杀耐氯微生物,二氧化氯则能维持管网48小时余氯在 0.2-0.4mg/L;该体系在暴雨后的高氨氮水体中仍能保持 90%的杀菌效率,且投加量可节省40%,展现出对暴雨环境的强适应性。
守护水质安全,时刻不能松懈
暴雨终会退去,但对水质安全的守护不能有丝毫松懈。在暴雨带来的危机面前,二氧化氯技术的应用,让我们在应对极端天气时多了一份底气。从水厂到家庭,每个环节都应时刻关注饮水安全。
自来水龙头流出的不仅是水,更是千家万户的安心。暴雨过后,要喝上放心水,既需要技术的支撑,更需要每个人的重视与行动。让我们共同努力,守护好每一滴自来水的安全。
近年来,许多乡镇水厂悄然完成了一项关键升级——以二氧化氯取代传统的次氯酸钠用于水质消毒。这一看似简单的技术更迭,实则是一场关乎饮水健康、生态环保与供水品质的深刻变革。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探寻二氧化氯的“硬核优势”。
查看详情>>400-9959-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