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资讯详情

取消

首页 > 资讯频道 > 齐力资讯

浅析自来水厂二氧化氯消毒与传统氯消毒余氯成分的差异

四川齐力绿源科技有限公司 2024-11-25 11:12
根据最新的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2),该标准于2023年4月1日正式实施,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水质指标明确规定了97项水质指标,包括微生物指标、毒理学指标、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放射性指标以及消毒剂指标,这其中对出厂水水质余氯值有明确规定,游离氯(包括氯气及游离氯制剂)的余量应大于等于0.3mg/L,但限值应小于等于2mg/L。这是为了确保水在出厂时具有足够的消毒效果,同时又不超标以保障水质安全。

二氧化氯因其高效、广谱、安全,无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副产物的消毒特性,在自来水厂供水应用中非常普及,那它的消毒余氯值和传统的氯消毒有哪些不同呢?本文将从 二氧化氯消毒后的余氯成分、检测方法等方面进行讲解

二氧化氯消毒后的余氯成分与传统氯消毒后的余氯成分存在显著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要余氯成分差异
二氧化氯消毒后的余氯成分:
二氧化氯单体:二氧化氯消毒后,水中会残留二氧化氯单体,这是一种具有强氧化性和杀菌能力的成分。
亚氯酸根:二氧化氯在水中会部分转化为亚氯酸根,这也是一种具有杀菌能力的成分。
游离余氯:包括次氯酸和次氯酸根离子,但与传统氯消毒相比, 二氧化氯消毒后产生的游离余氯量相对较少。
化合性余氯:在特定条件下(如水中存在氨或有机氮时),二氧化氯可能会与这些物质反应生成氯胺类化合物,即化合性余氯。但这种情况在二氧化氯消毒中相对较少见。
传统氯消毒后的余氯成分:
游离余氯:主要包括次氯酸和次氯酸根离子,这是传统氯消毒后最主要的余氯成分。

化合性余氯:当水中存在氨或有机氮时,氯会与这些物质反应生成氯胺类化合物,即化合性余氯。这是传统氯消毒中常见的余氯成分之一。


二氧化氯02


二、余氯成分特性的差异
二氧化氯消毒:
强氧化性:二氧化氯具有极强的氧化性,能够迅速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
低毒性:与传统氯消毒相比, 二氧化氯的毒性较低,对人体和环境的影响较小。
稳定性:二氧化氯在水中的稳定性相对较好,能够持续发挥杀菌作用。
传统氯消毒:
杀菌效果好:次氯酸和次氯酸根离子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能够迅速杀灭水中的微生物。
可能产生有害物质:传统氯消毒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三氯甲烷等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易受水质影响:传统氯消毒的效果易受水质条件(如pH值、温度等)的影响。

三、余氯成分检测方法的差异
由于 二氧化氯和传统氯消毒后的余氯成分不同,因此它们的检测方法也存在差异。通常,二氧化氯消毒后的余氯成分需要使用特定的试剂和方法进行检测,如使用邻联甲苯胺比色法等方法进行测定时,需要注意方法的适用性和准确性。而传统氯消毒后的余氯成分则可以使用更为通用的检测方法,如试纸法、滴定法等。

综上所述, 二氧化氯消毒后的余氯成分与传统氯消毒后的余氯成分在主要成分、特性和检测方法等方面都存在显著的差异。因此,在进行水处理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确保余氯值的达标和稳定。